象徵
分類:榮格
2008/09/09 22:39
「榮格認為,之所以存在內傾和外傾兩種類型,是因為世界存在兩種現實:其一是外在現實,即外在客觀世界;其一是內在現實,即「自身」,人的內在精神模式。做為一個完整的人,他的精神活動必須在兩種現實上均衡發展。
......榮格的內在現實絕不是一種純主觀的東西,而是一種內在客體,即人的集體潛意識,人的先天存在的原型。
原型做為人類歷史、文化積澱的一種信息密碼保留在人的大腦中,它無疑具有一種客觀存在的意義,它是做為一種心理預構而遺傳下來的生理機制,因而它可說是具有一定的物質性實體,它實質上便是腦的先天結構。
內在現實在自身的人們那裡,是一種盲目的潛在力量,它擾亂人的精神生活,它是人性中的惡魔。因此,榮格呼籲,人要認識自己身上的內在現實,從野蠻的自身存在過渡到文明的自為狀況。人必須時時返回到自身,思考自己的集體潛意識和原型,以便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再回過頭來處置它與繁雜的外在世界的關係。」
「引導潛意識激流的方法是象徵。榮格給象徵一詞賦予了深刻的涵義。象徵既不是直接的現實,也不是純粹的幻想,它具有未實現的可能性,因而它指向未來,富於創造性。
象徵著眼於感性具體,它能排除優勢功能片面抽像的單一傾向,因而具有整體的特徵。象徵的方式是人的創造性幻想,象徵的目標是為了提升人的潛意識和投射人的集體潛意識。象徵使人返回自身,思考自身,然後從人的原初意象那裡獲取力量,並借助它的特殊的表達方式,把人被壓抑的東西推向意識,從而使其出現在意識的層面上,獲得新的表現的可能性。榮格把象徵的這種作用稱之為再生。
榮格認為:象徵完全不是一種單一的審美現象,而是一種時代的文化現象。象徵就其實質而言,是對被壓抑的人性,即對潛意識、人性中的惡魔、對醜的一種昇華,象徵的外在標誌則是某一時代集體文化水平的發展狀況。」
延伸閱讀:《心理類型》~榮格、潛意識與心理類型─吳康 桂冠圖書
- Feb 03 Sun 2013 21:54
象徵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