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中五寄宮~遁甲
分類:奇門
2008/12/20 06:25


摘錄《黃帝陰符經奇門遁甲釋秘》~霍斐然

「天之至私,用之至公,禽之制在氣,生者死之根,死者生之根。恩生于害,害生于恩,愚人以天地文理聖,我以時物文理哲。

此節承前節天盤與人盤“活盤”旋轉所涉及“中五宮天禽星”與人盤中五宮直使應用方法問題的專門論述。

“天之至私,用之至公”是說天盤活盤旋轉,取法天動地靜之式。一動全盤轉動,不私于一方。如此則中五宮處于中軸,恒定不動,不見變化,如何應用?中五宮天盤名“天禽星”,人盤無門,直符直使當中五宮時如何應用呢?這也是一個值得探讨的特殊問題,故《陰符經》特别用了四十六個字來闡明其用法,也是相當必要的。《遁甲符應經 . 九星所值宮第三》曰:“中宮者土,火之子,金之母,所寄理于西南坤位也”。《遁甲統宗》卷二“中五宮陰陽遁俱寄坤宮”。《遁甲演義》《武經總要》《太白陰經》《協紀辨方》《象吉通書》等,中五宮均寄坤二宮死門。或謂土之長生在申,故中五寄坤二死門。但必然顯得死門多而生門少,很不自然,顯屬人爲,昔人亦有評論。《陰符經》著者提出“禽之制在氣”的辦法,禽即天禽星,氣即節氣,制即制度,即是說中五宮的應用應根據節氣來均衡寄用于生死二門,不可呆寄于坤二死門。若是呆寄死門則顯得死門多生門少。所以要均衡寄用,以體現“生者死之根,死者生之根”的循環寄用方法。生即生門,死即死門。即冬至後中五寄坤二死門,夏至後,中五寄艮八生生。改進中五呆寄坤二死門之法。同時,又引述“恩生于害,害生于恩”的事理來說明這一問題。又進一步評論說:“愚人以天地文理聖”。意思是說,中五宮呆寄坤二死門,是隻知空間(天地)文理爲正确的是愚人之見。“我以時物文理哲”,意思是說,我根據時間事物(時物)來循環寄用,才是聰明的方法。

此節經文,完整一氣,脈絡鮮明,絕非附會可知。中五宮用法各有不同,早在《陰符經》著者已有此論述。《甘氏奇門一得》有曰:“世傳五禽寄于二宮,重借死門以配之,不知始誤李鑒。考之唐荊川值李九峰來谒,陳純陽祖師之說,但當趨五飛乾,詳究其用,寄者無驗,而不寄者百不一爽,則此是彼非,不辨自明矣”。甘氏是用飛宮法,随九宮次序飛布,增一中門(或跳躍中宮),似比活盤法寄宮合理自然,但不符合天體活盤運轉之客觀現象。《遁甲統宗》卷二有“一本陽遁寄坤宮,陰遁寄艮宮”之說,與《陰符經》之說相合。《奇門元靈經》卷二“五中宮,陽遁借生門直使,天□爲直符。陰遁借死門直使,天任爲直符。”方框缺字,當是一個“芮”字之脫。《奇門法竅》更有随四季寄用生杜死開之說,還有随八節寄用八門之說。可知中五宮的用法很有幾種,也很重要,關系着學曆的見解層次和師承派系的區分。在流傳的《遁甲》古笈中,多以中五呆寄坤二宮,雖然《陰符經》早已得出改進之方法,很少有人應用,可知呆寄坤二之法有他的偶中性。前人也早以用時間檢驗證明,也許是“重數不重理”之故吧。

此節原文之後,有的版本有“人以愚虞聖,我以不愚虞聖,人以奇期聖,我以不奇期聖,故曰沉水入火,自取滅亡”這一大段。顯然是由前文之式演繹增入。謹增一“不”字以表反人之見,不但未明前文意,文風亦不相類。與原著也不相屬。碑林宋郭忠恕書迹簡潔可貴。」~~霍斐然



寄坤,寄生死,寄四隅,寄八節,

禽之制在氣!何不尋大金龍~我說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ldtrans 的頭像
    oldtrans

    忘筌得魚

    oldtra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